草坪知识
狼山总镇又名狼山总兵,从二品,比知州大得多了(知州正五品)。他戴的红顶子,坐的八人绿呢大轿,出衙进衙奏乐放炮,进城出城也要放炮(知州戴的蓝顶子,坐的四人蓝呢轿)。衙门在东大街,头门外有吹鼓亭两个,分列东西,每天吹鼓手按时奏乐《将军令》,计醒更炮放后,打早二鼓,夜里头炮,至二炮打晚二鼓。总兵进出就随时奏乐。有东西二辕门,头门对过有大照壁,墙外有路,凡文武官员品级不及总兵的,乘坐轿马一律不能穿辕,应当绕道照墙之外;就是出会的木偶也要根据品级决定穿辕与否,如有可以穿辕的,镇署把头门关闭,表示回避。城隍会的太尉官小得很,就要从照墙外去兜圈子了。宣统末年清明,吏目周淦代知州到东门北街厉坛拈香,他以为代表了州官,身份不同,竟从西辕门穿辕而过。马夫马三元等把二辕门关闭,将周淦关在里面,周只得下轿落外巡捕房,派听差向知州告急,幸得张有埰疏通了事。知州官职并不大,何以他的轿子能穿辕,大轿一直到大堂下轿呢?有人说知州到任的时候,先照规矩参见,送了一只银元宝,和总兵拜了把兄弟,再请总兵吃酒,邀教谕训导作陪,以后就可平起平坐了。据悉,事实不是这样,知州到任进总镇衙门先送进门礼二百两,以后,全年有例规,计三节两受,端午、中秋、年节,每节代礼一百两,总兵和太太生日各受一百两,以外为了整理广艇和巡洋岸用费,计四季,每季库贴一百五十两。每年知州必须孝敬总兵一千一百两,无非由国库钱粮里支出。
总兵以下在本城有游击(衙门在逸斋庵东)、中军(衙门在齁神殿),中营守备(衙门在中军厅),右营守备,在光绪时撤销。总镇署内用书吏(稿公、帖写等)、文巡捕、武巡捕、差官、戈什哈旗牌及大班、轿班、伞扇班、亲兵、伙夫、更夫、吹鼓手等共一百几十人。在光复以前,狼山镇有练兵营兵二百一十六名,新兵哨兵一百名,实际本城只有兵百十人,又长阴沙有练勇一百人。江防水师营每营有船十二条,每条官一人,兵十四人,共有三营。至于每月饷额计兵三两半,勇四两,巡检兵二两四;水师方面,兵三两,炮手三两三,夫工三两六,舵手三两九,官十九两八,百总、千总二十两以上。